1. 國際資本加速布局中國石化領域
科威特石化工業公司(PIC)與萬華化學達成戰略合作,向萬華化學旗下煙臺石化公司注資6.38億美元,獲得25%股權。這項投資將顯著提升萬華石化業務的原料供應安全性,幫助其分散運營風險。同時,萬華化學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北歐化工等國際巨頭簽署合作協議,計劃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對福建福州160萬噸/年特種聚烯烴一體化設施進行可行性研究,該項目預計將推動中國高端聚烯烴產業的發展。
2. 恒力石化上半年凈利潤下滑24%
恒力石化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38.87億元,同比下降7.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50億元,同比下降24.08%。盡管主要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其中煉化產品、PTA、新材料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53%、1.64%、8.64%,但受市場價格下行影響,產品平均售價同比分別下降5.61%、19.41%、14.17%,呈現明顯的量增價跌特征。
3.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升級項目開工
國能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71.5億元建設的煤制烯烴升級示范項目于8月正式開工。該項目采用先進的煤氣化和烯烴合成技術,建成后將使國能包頭煤化工的甲醇產能提升至380萬噸/年,聚烯烴產能提升至135萬噸/年,年轉化煤炭量達到780萬噸。項目還將配套建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設施,推動煤化工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4. 萬華化學TDI二期裝置投產
萬華化學福建工業園新建的36萬噸/年TDI二期裝置于8月建成投產,并成功產出合格產品。該裝置的投產使萬華化學全球TDI產能達到147萬噸,穩居世界首位。同時,公司現有380萬噸/年MDI產能,萬華福建MDI將技改擴能新增70萬噸/年,預計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聚氨酯行業的領先地位。
5. TDI出口大幅增長74.9%
2025年1-7月,我國TDI產業出口端持續爆發,累計出口量達30.77萬噸,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長74.9%。與此同時,進口量呈現急劇下降態勢,1-7月進口量僅1340噸,同比大幅下降89.3%。這一變化顯示國內TDI產業自給能力顯著增強,中國正從TDI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在全球TDI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6. 五部門啟動老舊裝置摸底評估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摸底評估的通知》,明確對石化行業主體設備設施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20年的生產裝置進行全面評估。這項工作旨在排查安全隱患,推動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升級改造,預計將影響全國范圍內數百套石化裝置的去留和改造決策。
7. 獨山子石化乙烯項目全面開工
獨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二期乙烯項目30萬噸/年高壓低密度聚乙烯裝置于9月初正式開工建設。該裝置采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產品主要用于高端薄膜、注塑等領域。至此,塔里木二期乙烯項目所有主裝置已全部進入建設階段,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
8. 伊士曼與華峰化學戰略合作
美國伊士曼化工公司與華峰化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專注于Naia?醋酯纖維素長絲紗線在中國的本土化生產和研發。合作將充分利用華峰化學的生產能力和伊士曼的創新技術,滿足中國和亞太地區市場對創新可持續紡織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紡織行業綠色轉型。
9. 中核鈦白上半年凈利下滑15%
2025年上半年,中核鈦白實現營業總收入37.70億元,同比增長19.66%;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9億元,同比下滑14.8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改善,從去年同期的-9933.52萬元提升至本期的4.65億元,同比增長568.04%,顯示公司運營質量有所提升。
10. 日本三大化工企業組建聯盟
旭化成、三井化學與三菱化學三大日本化工巨頭共同設立Setouchi Ethylene LLP合伙企業,重點推進三家公司在日本西部共有的兩座乙烯生產設施的綠色化轉型研究。合作內容包括開發低碳排放技術、探索循環經濟解決方案以及研究裝置電氣化改造路徑,旨在應對日本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
11. 廣西石化120萬噸乙烯裝置完成水聯運
廣西石化120萬噸/年乙烯裝置于8月下旬圓滿完成水聯運工作。水聯運是對裝置設備、管道、儀表等系統進行全面檢驗的重要環節,其順利完成標志著裝置已具備投料開車條件,為后續正式投產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該裝置投產后將顯著提升廣西石化的乙烯自給能力。
12. 吉林石化新建乙烯裝置開車成功
吉林石化新建120萬噸/年乙烯裝置于9月中旬一次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乙烯產品。該裝置采用國際先進的裂解技術,能耗物耗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裝置的投產使吉林石化乙烯總產能突破200萬噸/年,極大增強了公司在東北地區的市場競爭力。
13. 印度延長TDI反傾銷稅
印度商工部決定延長對從歐盟和沙特阿拉伯進口的TDI征收反傾銷稅的期限。這項保護性關稅最初于2019年開征,現在將至少持續到2026年3月1日。關稅稅率為歐盟來源產品每噸168.7美元,沙特來源產品每噸129.7美元,旨在保護印度本土TDI產業免受低價進口產品的沖擊。
14. 化工品價格走勢分化
8月份化工品市場呈現明顯分化走勢。部分烯烴產品受需求端強勢影響,價格價差明顯走強。其中EVA光伏料因光伏需求維持強勢,價格持續上行,價差明顯走闊。根據瑞銀報告,8月份TDI均價環比上漲13%,mMDI環比上漲7%,制冷劑R32環比上漲7%,鈦白粉廠商也紛紛提價。
15. 國務院調整對美加征關稅措施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在90天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征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征關稅稅率。這一政策調整涉及多個石化化工產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原料,以及有機化工原料等,有助于降低下游企業進口成本。
16. 茂金屬聚乙烯應用拓展
國內制藥企業開始采用國產茂金屬聚乙烯材料用于藥品包裝,蘭州石化相應擴大了茂金屬聚乙烯系列產品產能。同時,鎮海煉化成功開發出高性能發泡聚丙烯材料,該材料具有輕質、隔熱、緩沖性能好等特點,主要服務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防護等領域。
17. 科萊恩滄州工廠新生產線投產
科萊恩與北京天罡助劑有限公司的合資企業成功完成其位于中國滄州工廠的第二條S-EED生產線化學調試。新生產線主要生產多功能穩定劑Nylostab S-EED,年產能5000噸,將滿足亞太地區塑料加工行業對高性能穩定劑不斷增長的需求。
18. 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方案出臺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00GW以上。方案重點推動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超級電容器等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為化工行業能源管理提供新解決方案。
19. 泰國發布汞禁令
泰國工業部發布公告,禁止在氯堿生產、乙醛生產、氯乙烯單體生產等五大類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汞及汞化合物。禁令給予現有企業24個月過渡期進行技術改造,預計將影響泰國多家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選擇,推動無汞催化技術的應用。
20. 國際油價震蕩下行
2025年8月至9月,國際原油市場呈現震蕩下行走勢,布倫特原油周均價環比下降1.77%至66.47美元/桶。OPEC+決定放緩增產步伐,同時美國可能對俄羅斯實施第二階段制裁,加上以色列襲擊卡桑和俄烏沖突持續,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油價波動加劇。
行業觀察:2025年8-9月,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方面,TDI、EVA等產品在光伏和出口需求帶動下價格強勢上漲;另一方面,煉化企業普遍面臨油價波動帶來的盈利壓力。國際合作成為突出亮點,中東資本通過"資源換股權"方式加速布局中國煉化領域。行業在"反內卷"政策指引下正在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向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領域轉型升級,綠色化和數字化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手機圖頁網



